注册 |登录

花椒树园地论坛小说故事 › 查看主题

124

查看

16

回复
返回列表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go

原创:故乡无恙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序章 归途


周玉香站在上海浦东机场的出发大厅,手里攥着一张飞往佳木斯的机票。三十八岁的她,短发利落,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然透着都市女性特有的锐利。十五年了,她终于要回那个叫砚山乡的地方。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公司人事部的邮件——"因业务调整,您的岗位已被优化"。周玉香苦笑了一下,把手机塞进包里。十五年前,她带着满腔热血离开家乡,如今却带着一身疲惫和一纸裁员通知回来。


机场广播里传来登机的提示音,周玉香深吸一口气。她想起昨天和母亲的通话,老人家的声音虚弱却坚持:"不用回来,我没事。"可周玉香知道,母亲的心脏病又犯了。她摸了摸包里的笔记本,那是她多年来的习惯,记录工作计划、市场分析,现在,她要记录家乡的一切。


登机口前,周玉香最后一次回望这座她奋斗了十五年的城市。高楼大厦在窗外渐行渐远,就像她曾经光鲜亮丽的职场生涯。飞机起飞时,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砚山乡的模样——泥泞的小路,土坯房,还有那个总是坐在教室后排的男孩吕建春。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像小时候那样,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


周玉香不知道,这次归途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她只知道,她需要找回那个在都市打拼中迷失的自己,需要重新认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6章 故乡,别来无恙

三年过去了,砚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土坯房被整齐的砖瓦房取代,村子里还建起了电商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旅游接待中心。周玉香的电商项目和乡村旅游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砚山香米成为了知名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这天,砚山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稻田文化节",庆祝丰收,展示砚山乡的发展成果。周玉香站在文化广场的舞台上,看着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

"三年前,我带着迷茫和不安回到砚山乡,没想到这里成为了我人生的新起点。"周玉香对着麦克风说,"是这片土地,这些人,给了我重新出发的勇气和力量。"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吕建春站在舞台一侧,看着周玉香,眼中满是爱意和骄傲。三年前的那场危机后,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最终走到了一起。

"今天,我们不仅要庆祝丰收,还要感谢所有为砚山乡发展付出努力的人。"周玉香继续说道,"特别是我们的村民,是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让砚山乡焕发出新的生机。"

村民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付中和、赵军等人也在台下,他们现在是合作社的骨干成员,为砚山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当然,我们还要感谢县政府的支持,感谢金老师、赵大娘等长辈的指导,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砚山乡发展的朋友们。"周玉香说,"没有你们,就没有砚山乡的今天。"

李渊远、梁志广等人也在台下微笑着点头。梁志广虽然没能和周玉香走到一起,但他依然支持砚山乡的发展,现在负责卫生院的工作,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种植、品牌建设和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让砚山乡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周玉香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相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砚山乡一定能走得更远、更好!"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周玉香走下舞台,吕建春立即迎上来,递给她一瓶水:"辛苦了,讲得真好。"

周玉香笑着说:"这都是心里话。看着砚山乡的变化,我真的很感动。"

吕建春握住她的手:"是啊,这三年,砚山乡变化很大,你也变化很大。"

周玉香靠在吕建春肩上,看着广场上欢乐的人群,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三年前,她带着都市的疲惫和迷茫回到故乡,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和爱情。

"建春,谢谢你。"周玉香轻声说,"谢谢你一直支持我,陪着我走过这段路。"

吕建春摇摇头:"不用谢,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能和你一起建设家乡,是我最大的幸福。"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夜幕降临,砚山乡的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庆祝家乡的美好变化。周玉香和吕建春站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喜悦和幸福。

故乡,别来无恙。这不仅是一句问候,更是周玉香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砚山乡,这片养育她的土地,在她离开十五年后,依然以最温暖的怀抱欢迎她回来,给了她新的人生和希望。而她,也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完]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5章 危机与转机

砚山乡的发展蒸蒸日上,电商销售和乡村旅游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周玉香和吕建春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天早上,周玉香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是合作社的员工打来的:"玉香姐,不好了,我们的仓库被水淹了!"

周玉香心头一紧,立即赶到仓库。原来,昨晚下了一场大雨,仓库的排水系统出了问题,导致大量积水,存放的大米和包装材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损失有多大?"周玉香焦急地问。

员工摇摇头:"还不清楚,但看起来很严重。"

吕建春也赶到了现场,看到眼前的情景,脸色凝重:"这可怎么办?这么多大米,如果处理不好,损失就大了。"

周玉香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不要慌,我们立即组织人员抢救,把还能用的大米转移出来,损坏的进行分类处理。"

两人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合作社的员工和村民一起抢救大米。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大部分大米都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受到了损坏。

"初步估计,损失大概在二十万左右。"吕建春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周玉香点点头,但她没有放弃:"这只是暂时的困难,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由于仓库被淹,部分大米受潮变质,一些消费者反映收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甚至赔偿。更糟糕的是,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砚山香米质量问题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我们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影响。"周玉香看着网上的负面评论,心情沉重。

吕建春也很着急:"现在怎么办?如果处理不好,我们这么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品牌就毁了。"

周玉香沉思了片刻,说:"我们必须正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首先,立即停止销售可能存在问题的产品,对所有库存进行全面检查;其次,向受影响的消费者道歉并给予赔偿;最后,公开透明地处理这次事件,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吕建春赞同这个方案:"我同意,诚信经营是我们的根本,不能因为一次危机就放弃。"

两人立即行动起来,按照计划处理危机。他们联系了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消费者,诚恳道歉并给予赔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公开声明,承认问题并承诺改进;还邀请消费者代表和媒体参观合作社的生产和仓储环节,展示他们的质量控制措施。

危机处理的过程虽然艰难,但周玉香和吕建春的诚意和担当赢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渐渐地,负面评论减少了,订单量开始回升。

"这次危机虽然给我们造成了损失,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周玉香说,"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吕建春点点头:"是啊,这次教训很深刻。不过,能挺过这次危机,我们的品牌会更加坚固。"

危机过后,砚山乡的电商和旅游项目重新走上了正轨。周玉香和吕建春也从中吸取了教训,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他们知道,创业路上总会遇到各种挑战,但只要坚持诚信经营,勇于担当,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4章 情感抉择

随着砚山乡的发展,周玉香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充实。她每天忙碌于电商运营、品牌建设和旅游开发,虽然辛苦,但内心充满了成就感。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让她的生活出现了新的变数。

梁志广是砚山乡卫生院的院长,四十岁出头,温文尔雅,是村里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周玉香回来后,他经常以"关心她母亲的健康"为名,来家里看望,有时还会带一些营养品和水果。

"玉香,你最近太瘦了,要注意身体。"梁志广关切地说,"工作再忙,也要按时吃饭。"

周玉香有些不好意思:"谢谢梁院长关心,我会注意的。"

梁志广微笑着说:"叫我志广就行了,我们都是老同学,不用这么客气。"

周玉香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复杂。她能感觉到梁志广对她的好感,但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一方面,梁志广确实是个不错的人,稳重、体贴,在村里也有一定的地位;另一方面,她的心里似乎还有另一个人的影子。

一天晚上,周玉香正在合作社整理资料,吕建春突然来了。

"玉香,这么晚还在忙?"吕建春关切地问。

周玉香抬起头,看到吕建春黝黑的脸庞和憨厚的笑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快完了,你呢?这么晚还没休息?"

"我来看看明天的采摘活动准备得怎么样了。"吕建春说,"明天有一批游客要来体验稻田观光和采摘活动。"

两人一起检查了活动准备情况,又聊了聊合作社的发展计划。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

"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吕建春说。

路上,两人并肩走着,月光洒在乡间小路上,显得格外宁静。周玉香突然问:"建春,你...有没有想过离开砚山乡,去大城市发展?"

吕建春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以前想过,但现在不了。砚山乡是我的根,这里有我的土地,我的家,还有...我关心的人。"

周玉香的心跳突然加速,她能感觉到吕建春话语中的深意。但她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走着。

送到家门口,吕建春说:"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忙呢。"

周玉香点点头:"你也是,路上小心。"

看着吕建春远去的背影,周玉香站在门口,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吕建春对她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同学情谊,而她,似乎也对他有着特殊的感觉。但另一方面,梁志广的出现,又让她陷入了纠结。

第二天,周玉香的母亲看出了女儿的心事:"玉香,你是不是有心事?"

周玉香犹豫了一下,说:"妈,如果...如果我在砚山乡定居,你觉得怎么样?"

母亲眼睛一亮:"你是说,不回上海了?"

周玉香点点头:"我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方向,也...遇到了一些特别的人。"

母亲笑了:"妈支持你。砚山乡现在发展得这么好,你在这里一样有前途。至于那个人,只要对你好,妈都同意。"

得到母亲的支持,周玉香心里踏实了许多。但她知道,她还需要时间来理清自己的感情,做出最终的选择。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3章 文旅融合

砚山香米的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周玉香和吕建春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增加砚山乡的吸引力。在一次合作社的会议上,周玉香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

"我们砚山乡不仅有优质的大米,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周玉香说,"我们可以把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来体验农耕生活,了解我们的生态种植理念。"

吕建春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现在很多城里人都喜欢到农村体验生活,我们可以搞农家乐、采摘园、稻田观光等项目。"

李渊远也非常支持:"县里正在推进文旅融合,你们这个想法完全符合政策方向。我可以帮你们申请相关的扶持资金。"

在李渊远的帮助下,周玉香和吕建春申请到了一笔文旅发展资金,开始规划建设砚山乡的乡村旅游项目。他们首先改造了几户村民的房屋,建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民宿,可以接待游客住宿。其次,他们在稻田边修建了观光栈道和休息亭,方便游客观赏稻田风光。最后,他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农耕体验活动,如插秧、收割、碾米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

"我们还需要挖掘砚山乡的文化资源。"周玉香说,"比如传统的农具、农耕技艺、民间故事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

吕建春想到了一个人:"金老师,你记得吗?我们的语文老师,他退休后一直在整理乡史资料,肯定能帮上忙。"

周玉香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把他忘了!金老师对砚山乡的历史文化非常了解,他一定能帮我们挖掘文化资源。"

两人来到金老师家,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但精神矍铄,看到他们非常高兴。

"玉香,建春,你们来得正好。"金老师说,"我听说你们在搞电商和乡村旅游,这是好事啊!"

周玉香说明了来意,金老师非常乐意帮忙:"我这里有很多砚山乡的历史资料,还有民间故事、传统习俗等,都可以用来开发旅游项目。"

在金老师的帮助下,周玉香和吕建春整理了大量关于砚山乡的历史文化资料,设计了一条文化体验路线,包括参观传统农具展示馆、听取民间故事、学习传统手工艺等内容。

乡村旅游项目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城里来的游客。他们在稻田边拍照,在农家乐品尝地道的东北菜,在民宿体验农村的宁静生活。很多游客表示,这种体验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农村,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乡村旅游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也让更多人了解了砚山乡。"吕建春高兴地说。

周玉香点点头:"是啊,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我们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发展了经济。"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砚山乡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周玉香和吕建春又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打造砚山乡的特色旅游品牌。

"我们可以结合四季变化,设计不同的旅游项目。"周玉香说,"春天有插秧体验,夏天有稻田观光,秋天有收割体验,冬天有冰雪活动。"

吕建春补充道:"还可以搞一些节庆活动,比如稻田音乐节、农产品展销会等,增加砚山乡的吸引力。"

两人相视一笑,都看到了砚山乡旅游业的美好前景。他们知道,文旅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但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砚山乡一定能成为一个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12章 品牌建设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周玉香意识到,单纯依靠电商平台销售是不够的,必须打造砚山乡大米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品牌建设不是简单的起个名字,设计个包装。"周玉香在合作社的会议上说,"我们需要讲好砚山乡的故事,传递我们的价值观。"

吕建春点头赞同:"是啊,我们的大米品质好,但很多人不知道。我们需要让更多人了解砚山乡,了解我们的生态种植理念。"

周玉香联系了省城的一家品牌策划公司,请他们帮助砚山乡大米进行品牌策划。策划公司的团队来到砚山乡,实地考察了种植环境,了解了种植过程,还采访了村民和消费者。

"砚山乡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和黑土地资源。"策划公司的负责人说,"我们应该围绕'生态'和'健康'这两个核心价值来打造品牌。"

经过多次讨论,他们确定了"砚山香米"的品牌名称,设计了以绿色和金色为主色调的包装,突出了生态、健康、高品质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品牌传播。"策划公司的负责人说,"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人知道砚山香米。"

周玉香和吕建春商量后,决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品牌推广。首先,他们请县里的媒体做了专题报道,介绍砚山乡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种植理念。其次,他们参加了省里的农产品展销会,现场展示砚山香米的品质和特点。最后,他们还邀请了一些美食博主和网红来砚山乡参观体验,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推广。

"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周玉香看着不断增长的订单量,兴奋地说,"很多消费者都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我们的产品。"

吕建春也笑着说:"是啊,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看视频、刷微博,这种方式比传统广告效果好多了。"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砚山香米的销量不断增长,价格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村民们的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天,周玉香接到一个电话,是省城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对方表示对砚山香米很感兴趣,希望洽谈合作。

"这可是个大机会。"周玉香兴奋地对吕建春说,"如果能进入大型连锁超市,我们的销量会大幅增长。"

吕建春也很高兴:"是啊,这说明我们的品牌建设取得了成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周玉香和吕建春精心准备了合作方案,来到省城与超市采购经理洽谈。对方对砚山香米的品质和品牌形象非常满意,当场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大型超市客户。"周玉香在回程的路上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合作机会。"

吕建春点点头:"我相信会的。只要我们坚持品质,不断创新,砚山香米一定能成为知名品牌。"

车子行驶在回砚山乡的路上,周玉香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她知道,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砚山香米一定能成为代表砚山乡的一张名片,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2#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11章 扩大生产

有了县政府的支持,砚山乡的电商项目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订单量不断增加,原有的生产规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周玉香和吕建春决定扩大生产,吸纳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

然而,扩大生产并非易事。首先是资金问题,虽然县政府提供了一些支持,但仍然不够。周玉香和吕建春商量后,决定向银行申请贷款。

"贷款?"吕建春有些担心,"万一还不上怎么办?"

周玉香笑着说:"放心,我们有县政府的支持,还有稳定的订单,银行应该会批的。"

果然,在李渊远的帮助下,他们顺利获得了银行贷款。有了资金,他们开始购买新的设备,扩大种植面积,还建了一个小型的加工厂,负责大米的包装和质检。

其次是技术问题。随着规模扩大,原有的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周玉香联系了省农业大学的专家,请他们来砚山乡指导生态种植技术。

"生态种植不是简单的不用化肥农药。"专家解释道,"需要科学的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还有品种改良。"

周玉香和吕建春认真听着,不时提问。他们知道,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信任。

最后是人员问题。随着规模扩大,需要更多的人手参与生产和管理。周玉香和吕建春决定在村里招聘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在外地打工的。

"我们砚山乡的年轻人,很多都在外地打工。"吕建春说,"如果他们能回来工作,既能解决我们的用工问题,也能让他们在家乡就业。"

周玉香非常赞同这个想法。她联系了几个在外地打工的砚山乡年轻人,向他们介绍了电商项目的发展情况和就业机会。

"真的吗?家乡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一个叫小王的年轻人惊讶地问。

"当然是真的。"周玉香说,"我们不仅需要种植人员,还需要电商运营、物流管理、客服等各种人才。"

小王和其他几个年轻人商量后,决定回砚山乡试试。他们在外地打工多年,虽然收入不错,但始终感觉漂泊无依。现在有机会回到家乡工作,他们都非常兴奋。

随着年轻人的加入,合作社焕发出新的活力。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技能,为电商项目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天晚上,周玉香和吕建春站在新建的加工厂前,看着忙碌的工人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玉香,你看,我们的梦想正在实现。"吕建春说。

周玉香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是让砚山乡的大米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吕建春笑了:"有你在,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两人相视一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希望和决心。他们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下去,砚山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10章 转机

周玉香和吕建春正在合作社整理订单,突然接到李渊远的电话,说县领导要来砚山乡考察电商助农项目。周玉香既惊喜又紧张,这可能是她们项目的一个转机。

第二天,县领导在李渊远的陪同下来到合作社。周玉香详细介绍了电商项目的进展和成效,县领导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

"周玉香同志,你这个项目做得很好。"县领导说,"完全符合我们县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

周玉香谦虚地说:"我们还在摸索阶段,有很多不足之处。"

"不要谦虚。"县领导笑着说,"你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这是实实在在的成绩。"

考察结束后,县领导当场表示,县政府将支持砚山乡的电商项目,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周玉香和吕建春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们知道,这是项目的一个重要转机。

消息很快传遍了砚山乡,那些之前退出合作社的村民又来找周玉香,表示想重新加入。付中和和赵军也来了,脸上带着歉意。

"玉香,我们错了。"付中和说,"不应该因为刘主任的压力就退缩。"

周玉香微笑着说:"没关系,我理解。现在县里支持我们,不用再怕刘主任了。"

赵军挠挠头,说:"其实,我有个想法。我在外地做农产品收购,有一些客户资源,可以帮你们推广砚山乡的大米。"

周玉香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

吕建春也说:"是啊,有赵军的客户资源,再加上我们的电商平台,销量肯定会更好。"

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合作共赢。赵军负责线下渠道,周玉香负责线上平台,吕建春则负责组织生产和质量控制。

与此同时,刘丽军听到了县里支持电商项目的消息,心里非常不安。他知道,如果电商项目做大,粮库的垄断地位就会被打破,他的利益也会受损。

一天晚上,刘丽军来到周玉香家,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玉香啊,听说你的电商项目做得不错,县里也很支持。"

周玉香礼貌地请他坐下,说:"刘主任过奖了,我们还在摸索阶段。"

"其实,我之前反对你们,是担心影响粮库的正常收购。"刘丽军说,"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你们的项目确实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我支持。"

周玉香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刘丽军会主动示好。但她知道,刘丽军的转变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形势所迫。

"谢谢刘主任支持。"周玉香平静地说,"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合作,只要是对农民有利的事情。"

刘丽军点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止电商项目的发展,最好的选择就是顺应形势,争取自己的利益。

送走刘丽军后,周玉香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她知道,电商项目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未来的道路虽然还会有挑战,但前景一片光明。她不仅帮助村民找到了新的致富途径,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次返乡,是她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9章 对手

砚山乡大米的电商销售逐渐走上正轨,订单量稳步增长。周玉香和吕建春忙着组织生产、包装和发货,虽然辛苦,但看到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他们感到非常满足。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早上,周玉香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粮库主任刘丽军。

"周玉香,你搞的那个电商,该停了吧。"刘丽军的声音冷冰冰的。

周玉香皱起眉头:"刘主任,我这是在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刘丽军说,"你们私自销售大米,违反了粮食收购条例。再说了,你们的价格比粮库高,扰乱了市场秩序。"

周玉香气笑了:"刘主任,我们是按照市场价销售,没有扰乱市场。再说了,粮库的收购价本来就低于市场价,这是压榨农民。"

"你少来这套。"刘丽军威胁道,"如果你不停止,我就向县里举报,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挂断电话,周玉香心情沉重。她知道刘丽军不是在开玩笑,作为粮库主任,他在县里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

正在这时,吕建春急匆匆地跑进来:"玉香,不好了,付中和和赵军来找我们,说要退出合作社。"

周玉香一愣:"为什么?"

"他们说刘主任找他们谈话,警告他们不要参与电商,否则以后粮库不收他们的粮食。"吕建春气愤地说,"这两个人胆小,被吓住了。"

周玉香深吸一口气,说:"我们去见见他们。"

付中和和赵军正在村部等着,看到周玉香和吕建春过来,表情有些尴尬。

"玉香,建春,我们不是不支持你们。"付中和先开口,"但刘主任那边压力太大,我们得罪不起。"

赵军也点点头:"是啊,我们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养,不能冒险。"

周玉香看着他们,心里有些失望,但她理解村民的顾虑。在农村,粮库主任确实是个有实权的角色,如果得罪了他,后果可能很严重。

"我理解你们的担心。"周玉香平静地说,"但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刘主任的做法对吗?"

付中和和赵军沉默了。

"他压低收购价,损害农民的利益,这本身就是不对的。"周玉香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做电商,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让农民得到应有的回报。"

吕建春也补充道:"再说了,现在国家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支持电商助农,刘主任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付中和和赵军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有些动摇。

"这样吧,"周玉香说,"你们不用立即做决定,可以再考虑考虑。但我希望你们明白,如果我们现在退缩,以后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改变现状了。"

离开村部,周玉香和吕建春都心情沉重。他们知道,刘丽军只是开始,后面可能还有更多的阻力。但周玉香已经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要坚持下去。这不仅是为了村民的利益,也是为了她自己的信念和价值。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8章 第一单

合作社成立后,周玉香开始着手准备电商销售的具体事宜。她设计了包装,注册了品牌,还联系了上海的几个朋友,请他们帮忙推广。吕建春则负责组织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种植和收割大米。

一个月后,第一批砚山乡生态大米包装完成,周玉香在淘宝上开了店铺,上架了产品。她还在朋友圈和同学群里做了宣传,希望能引起关注。

第一天,店铺只收到了几个咨询,没有订单。周玉香有些失望,但她告诉自己,电商需要时间积累客户。

第二天,依然没有订单。周玉香开始着急了,她联系了几个做电商的朋友,请教推广经验。

"你这是农产品,需要讲好故事。"一个朋友建议道,"把砚山乡的环境、种植过程、农民的故事都展示出来,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价值。"

周玉香恍然大悟,她立即着手修改店铺页面,增加了砚山乡的介绍、种植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还有农民的访谈。她还请李渊远帮忙,联系了县里的媒体,做了报道。

第三天下午,周玉香正在合作社整理资料,手机突然响了。她拿起一看,是淘宝店铺的订单提醒,有人下单了!而且是十斤装的大米,价值198元。

"有订单了!"周玉香兴奋地喊道。

吕建春和其他村民围过来,看到手机上的订单信息,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真的有人买啊?"一个村民不敢相信地问。

"当然是真的!"周玉香笑着说,"这只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订单的。"

当天下午,又来了三单。周玉香立即组织村民打包发货,她还特意在包裹里放了一张感谢卡和砚山乡的风景明信片。

晚上,周玉香收到第一个买家的好评:"大米品质很好,煮出来的饭特别香,包装也很精美,下次还会购买。"

看到这条评价,周玉香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她把手机拿给吕建春看,两人相视一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悦。

"我就说能行吧。"吕建春笑着说。

周玉香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是她被裁员后,第一次感到自己还有价值。她不仅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订单逐渐增多,最多的一天达到了二十单。周玉香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砚山乡的大米一定能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

夜深了,周玉香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她想起刚回来时的迷茫和不安,现在却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也许,这就是故乡的魔力,无论你走多远,它永远是你心灵的归宿。

---


TOP

花椒树园地

GMT+8, 2025-10-19 13:32, Processed in 0.016007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