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花椒树园地论坛散文随想 › 查看主题

4875

查看

3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11: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还是那个不变的吻

本帖最后由 篱上春蔓 于 2024-12-25 12:16 编辑

.摩洛哥·彩虹



       迪拜转机,十六个小时的飞行,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在卡萨布兰卡机场,遇见一场冬雨,纷纷洒洒,清凉不冷。

       飞机还在半空飞行时,彩虹追着飞机跑,抑或飞机追着彩虹飞,美丽而浪漫。出了机场乘上旅游车,通往马拉喀什皇城的路上,又见彩虹挂在天上。

       天空时雨时阳光。追着一朵白云,在绿色冬小麦的原野,寻找北非最初的空旷感觉。忽而雨云密布,这些雨也像游人一样,是匆匆的过客吗?

      不由的想起在柬埔寨,从萨里洞湖往金边回程的那个下午,也有一道很美丽的彩虹,在茫茫水田、棕榈树的田野上,让我记忆很久。


      夏天的那个傍晚,彩虹曾经在我家的阳台边上。那是我正透过雨丝飘飘眺望大海,突然一股浓云密雾笼罩,视线朦胧,恍恍惚惚间若即若离的绚丽。迷蒙过后一道彩虹鲜丽的弯拱于海面,慢慢向着对岸飘移。

      置身彩虹中时看不到彩虹,在美丽中央时看不清美丽。这就是距离产生美吧。

      地球上任一角落所看的雨后彩虹,一样的色彩。相遇彩虹的旅程,如此美好。


.马拉喀什·火烧云


       马拉喀什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摩洛哥皇城城市,坐落于阿特拉斯山脚下,地处沙漠边缘,气候温和,林木繁茂,花果飘香。尤其那些橘子街树,此刻满树金黄果实,与老旧的红房子相和谐,很有特色,给人视觉美好。

       傍晚的天空旷远深邃,彤云漫卷。库图比亚清真寺,在夕阳下拉长着影子,变幻着色彩。

一些墙,一些树,一些花,一些路灯,特色,安澜静好。

       清真寺对面、相隔一条马路的德吉玛埃尔法纳广场,又称不眠广场,热闹非常。这里有着阿拉伯风格的商业繁华及熙熙攘攘的人流。

       此刻的不眠广场上空,大片的火烧云染红着天际。啊,从未见过如此壮观、旖旎美丽的景色!广场上人头拥拥,天空却是那么的安静,如血般静穆深远。

      夜幕降临,天空褪去最后一缕红云。依稀,天空中一层黑云随风飘动。

      原来,我们所看到的彤红,并非云彩本色,而是夕阳,是晚霞给流云涂抹上了红色。

      有时眼里所见并非事情真相,由于美好的一面太过深刻,而选择忽略不较真吧。


.花园·晨曦


       黎明前的黑暗里,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静悄悄,园中那片竹林黑影憧憧,聆听风吹叶子声息,寒意与害怕,心中满是忐忑。

       月亮停在园子的上空,一园树影引颈仰望。

       天色蒙蒙时,能看到一园的热带植物,生态优美。各种的仙人掌:高耸入云的,像树一样粗壮的,圆球硕大低矮于地面的。认知中的非洲仙人掌,在这里如此的茂盛美丽。

       园中植物错落有致,花开优雅。蓝色的房子,缀花的窗台;大树底下,搁一张天蓝色长椅;水池边上苇草摇曳,高佻的棕榈树相依;朱红曲径园中蜿蜒;绿藤环绕,老树弯曲。晨露遗落花叶上。

       来不及吸饮晨之清新,晨曦已经迅速打开,只见浅黄色的晨光,在高耸的树冠上形成柔和金灿。远远望去,以为是花朵,也以为是成熟了的椰枣。

       一条笔直的蓝瓷砖水渠,倒影着蓝色的天空,明黄的树冠,摇曳的竹枝,白云的影子。啊,太美了!简直就是一轴画卷!

       晨光透过枝叶,斑斓。一簇簇于树冠上开放的晨曦,将成记忆中最美的斑斓。


       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也是欧洲人神往的北非花园。园中的那份风雅、宁静,给予心灵休憩栖息。

       伊夫圣洛朗花园,又称马诺尔花园。是法国一位颇为知名的植物学家兼艺术家马诺尔于1919年建造的花园别墅。马诺尔用一个种满各种热带植物的花园,装饰着伊斯兰工艺雕刻的几何图形与瓷砖,以表达对摩洛哥的热爱,由此带来发现、创作灵感和对马拉喀什这座古城的迷恋。

       而另一个法国人、著名国际品牌大师伊夫圣洛朗(创作“圣罗兰”YSL品牌),于1980年买下了马诺尔花园,将自己视为半个马拉喀什人。每年的春夏到此小住,从花园植物和色彩斑斓空间中,摄取艺术灵感。


四.城堡·河流


(1)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位于瓦尔扎扎特地区,是摩洛哥八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摩洛哥南部的堡城和古代重要的关口。

古城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泥砖、泥土夯制而建成,具有防御功能,风格独特,内存美丽的古旧村落。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依然较好保留下来。

       村落人居,房前屋后,几棵椰枣树,成熟的椰枣垂挂窗前,在阳光斜照里,金光闪闪,散发斑斓。

       堡城后方,红色的沙漠原始生态地貌,阿特拉斯山脉及雪山清晰可见。当椰枣树、山脉、夕阳成一线时,视觉美妙无比。

       阿伊特本哈杜堡城面向瓦迪河而建,大桥直抵筑垒村口。这条河流南北走向,水流浅而清,沙质河床袒露。(冬季的原因,还是北非也缺水?)。在卡萨布兰卡至马拉喀什的路上,也曾见过一条小河流,河水浑浊不清,据说还是母亲河。河流对于这片干旱的土地是多么的重要。

       瓦迪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植物树林,沿河而建村落。从堡城高处眺望,河流像一条绿色彩带,沿暗红色的土地逶弛蜿蜒。

密林丛中,一些土红色建筑隐现。据说电影《红海行动》曾在这段河流、这些建筑物中取景拍摄。


(2)非洲电影城


      非洲电影城,与阿伊特本哈杜堡城相隔一个小时车程,有着非洲好莱坞之称。

      傍晚时分,长椅,藤编遮阳伞,椰枣树,沐浴在夕阳的光辉里。夕阳在椰枣树冠上笑容可掬,伞下长椅,期待一个故事的发生。

墙边,黄、红玫瑰盛开;巷尾,狗尾巴草霜红垂眉;木条矮栅栏,篱上点点淡雅小蓝花;庭园果树稠密,橘子金黄累累;田边,一望橄榄树林伸向暮色天边。

       电影中的故事场景,电影城中自然的美丽风光。一个美丽而浪漫的黄昏。

       电影城博物馆前那棵最高的棕榈树,守住夕阳最后一缕霞光。

给我一个春天 我将绿满你的院子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0-10-13 10:4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个不变的吻

本帖最后由 篱上春蔓 于 2024-12-25 12:07 编辑

.峡谷·沙漠


(1) 黄昏·清晨

       瓦尔扎扎特的黄昏,凉风沁沁。城区的某条马路,绿树掩映中的人家,安静祥和。酒店天台远眺,山影暮色,华灯初上。遐想,这一方土地上,有着怎样的安居幸福?

      冬夜寒凉,酒店里一池清水,是否有勇气去畅游一番?暮色中的那些小花,淡淡的不露声色。

      酒店里的晚餐是丰富的,雍容优雅的西方游客聚集大餐厅,尽情享受美食的快乐。中国游客被指定于某一餐厅就餐。同胞们,放慢一点速度吧。餐桌上的文化,需慢慢补充。

      或许还停留于睡意朦胧。黎明前的暗黑中迎着冷风前行,那未知的远方,从脚下茫茫掠过。

      当晨曦从苍穹边瑰丽地打开,许多喜悦,透过讶异感叹而形成有声的幸福。一棵树,一片土地,一个远方。遥远陌生的异乡,贫瘠的想象中绽放着丰满的色彩。

       晨光初露、视野逐渐清晰时,心里或许还会想到草原,想到一望无际,天地合一。北非的早晨,如此静谧,如此新鲜,如此天然美好!

       心灵经过荡涤之后,那一种空灵的感觉。穿越一片陌生的土地,惊异于一场美丽。


(2) 托德拉峡谷

       托德拉峡谷位于阿特拉斯山脉的东部,谷深3200英尺,是古时防止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

       峡谷从地平面凹陷进,底部有河床,青柳,花草,树木,人家,一片美丽的自然风光。峡谷四周荒凉、红棕色泥石峭壁林立,谷底仰望,一线天,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

       此刻,朝阳正从岩壁边上探出头来,缕缕五彩金光射向谷底。谷底一条细小河流,缓缓水流泛漾亮光。河水之边卵石之上,沐浴斑斓金辉,仿佛头戴光环身披霞衣,如真如幻。

       晨风冷冽。阵阵寒风从峡谷穿过。

       在另一个方向另一段峡谷,高处俯瞰峡谷里的村庄人家。逆光中,袅袅炊烟与晨雾相糅,仿似人间仙境。

       峡谷中树林稠密,椰枣树与杨树绿黄相间,很是美丽。尤其那些杨树,一树树的金黄剔透,如烟似霞非常新鲜灿烂。贫瘠荒凉的红棕色大地上,凹槽一带黄绿相间植物,仿似一条彩色丝带飘动。

       天空很蓝很蓝,干净而深邃。峡谷边咖啡店小歇。沙漠边缘荒芜地带,有一种天高云淡,让人释怀。


(3) 梅祖卡

        峡谷是通往梅祖卡途中的一景,越是接近梅祖卡地区植物越是稀疏,土地越来越荒凉。梅祖卡是撒哈拉沙漠的大门,游客需要在梅祖卡小镇换乘当地的吉普车进入沙漠。

        梅祖卡至撒哈拉沙漠的那段路上,大片的盐碱地,也见干涸的流水痕迹,也见枯黄的野草根丛。也许是冬天之故吧,这里的春天会不会也有一片草绿?

        荒凉之中,偶尔一棵活着的绿树,或弯曲或挺立,或正或斜的身姿无不带着一种独特的风采。独与苍茫。顽强的生命力,树的形象赋予了很多的内容。

        撒哈拉沙漠,黄沙漫漫,金色的沙山绵延起伏,漭漭的大漠风光。

        傍晚时分,一行人骑着骆驼向着撒哈拉沙漠深处进发。骆驼忽高忽低走着沙路,驼背上的人们前俯后仰寻找平衡,夕阳下的驼队影子,悠长悠长。

        浑圆的夕阳将沙漠染得金黄,坐在沙山高处柔软的细沙上,静观落日一点一点的下坠。干净的风波纹沙面上,一行清晰的脚印,夕阳光下延伸,延伸。

        夕阳带着辉煌潜入地平线下,落日壮观,余晖美丽。情怀,久久未能平静。驼队叮叮当当,走在沙漠的暮色苍茫里。沙漠的夜晚,静谧寒冷。

        在旅馆二楼天台上仰望夜空,银河繁星闪闪,庞大而低近,如此清晰,简直就是一条浩浩荡荡的河流横贯夜空!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上寻找北斗星,与在中国南方所看北斗星的方位应该不同吧,始终无法找到与家乡看到的一模一样的北斗星。

        撒哈拉沙漠寂静的安卧于夜色,银河系璀璨于夜空;我们,天地之间吹着寒风,感念此刻的美好。寒冷中坚持等待,就为晨曦喷薄而出的那一刻美丽。沙漠从黑夜中醒来,晨曦中变幻,也许就那么一瞬间,但那种美丽震撼是悠久的。

        黎明时的撒哈拉沙漠,是银白色的。天空上飘着玫瑰云,第一缕晨曦从沙山那端散开。如果说大漠落日苍茫而恢弘,那么朝阳冉冉,新鲜而清丽。同一片沙漠,在不同的时光里有着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感受。


六.非洲的雪·伊芙兰小镇

(1)阿特拉斯山脉的雪


       从瓦尔扎扎特出发,盘旋于阿特拉斯山脉,一路深邃山谷和陡峭山峰,一路雪山美景。山腰驿站上眺望,群山丛林染雪。

       从撒哈拉沙漠瑰丽的晨光中启程,经过荒芜和峡谷,再次进入阿特拉斯山脉之颠簸。高山覆雪,一路银光白亮,一路雪野茫茫。

       阿特拉斯山口,亮亮的阳光照耀着白白的积雪,白白的雪块从冻红的手中传递,嬉戏欢呼中跋涉,我们,于深雪之巅陶醉。

       一处村庄几棵老树,一片田园些许野草植物,一带树林一望高山,一条向前的路。如此迂回,美丽重复。雪野中的影姿,无不透出骨感的美丽。北非的冬天一片银装素裹,到非洲看雪原来不是故事。


(2) 伊芙兰小镇

        伊芙兰小镇,海拔1650米,有着非洲小瑞士之称。这里森林茂密,积雪深厚,环境优美。小镇常住人口12000多人。小镇安静而悠闲。此刻的街道,厚雪堆积,泥泞,汽车、游人穿梭。

        郊外山上有人在玩滑雪。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冬天,与冬景融为一体了。

        狮子石雕是伊芙兰小镇的标志。这里曾是撒哈拉商队中的一个重要中转贸易基地,在欧洲殖民时期,因气候近似北欧而吸引大量富人前来居住。二战期间,这里曾建立过一所较大的战俘集中营,用于关押法西斯战犯。

        红房子,白雪,带着干枯叶子的老树;白雪下的青草,各种造型的绿树栽,滴水的石级。徘徊于城中雪景中,无法用言语去表达那种美丽。一大片雪白的空地,应该是原来的湖面吧,雪地周围是树,或成排成行,或三五一群,光秃枝桠上可见鸟巢。树的更远处是群山森林,群山之上的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雨夹雪就要到来。

        沐浴一场大雪,在雪地上走出一条小路,遇见雪被下青青的小草。啊,寒冷与温暖,枯萎凋零与坚韧鲜活,在同一时空各自精彩。

        切身触入雪景,感受雪白的纯粹。冬天的伊芙兰小镇,美丽脱俗。


给我一个春天 我将绿满你的院子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0-10-13 11:0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个不变的吻

本帖最后由 篱上春蔓 于 2024-12-25 12:22 编辑

七.摩洛哥古皇城

1. 菲斯古城

       菲斯古城,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再现文明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大都市样貌的地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美国杂志(Traveler)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

       冬晨风凉,小雨稀疏,山顶旧城门楼,高处俯瞰古城,只见天低云密,城市于山脉间漫延。城中建筑密集,房屋老旧低矮。石板小街,窄巷错综复杂,石板小街,小店铺小商品沿街漫道,商业繁华。人在城中恍入迷宫,兜兜转转,不知南北西东。

       庞大的露天工场置于城市群楼环绕之中,潮湿地面上染缸稠密。大染缸成排成行,或垒叠至二楼之高。泡浸在水缸里的皮革毛料,臭气熏天,半城腐臭味。苍蝇飞来飞去,穿着肮脏工作服装的工人,臭气中劳作。

       工场,大染缸,土黄色旧楼房,绿树,蓝天。此刻阳光灿烂,层云涌动。

       菲斯古城的皮革加工非常出名,制品五花八门,高端大气。与臭气冲天一墙之隔的面街门店,店里制品琳琅满目,美丽缤纷。集门市与手工作坊于一身的店铺,那敲敲打打叮叮当当的制作声息,隐约久远的历史年代感。

       城中清真寺,伊斯兰风格,内装工艺精致唯美;楼顶上远眺,一城风光,蓝天白云下的古城,千年光阴如同一瞬。闹市中还有几处名胜古迹,或古色古香,或典雅肃穆,独具古城文化风韵。

       前国防部长官邸,精美瓷砖图案装饰,富丽堂皇。客厅布置长条沙发,桃红色印花织锦抱枕及沙发套垫,柔软温暖。古典顶吊灯炽光耀眼,壁上瓷砖图案熠熠生辉。部长官邸里午餐,感受贵族的高雅格调。尊贵奢华豪门环境与特色美味食物一起秀色可餐。

       午后阳光猛烈,穿过熙熙攘攘。城门内外,一些水果杂物推车摊贩,走鬼地摊生意,原来世界各地都有。啃着半生不熟的仙人掌果实,来来往往、形形式式人流中告别菲斯古城,一路向北。


2.梅内克斯古城

      梅内克斯古城位于摩洛哥的北部,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年轻的一座城市,保留着更多的皇家气派。阿拉维王朝的第一位君主穆莱伊斯梅尔(1672年)将梅内克斯定为首都,现在的摩洛哥王国仍由阿拉维王朝统领。

      梅克内斯古城的城墙雄伟壮观,以胜利凯旋之意的曼索尔城门闻名于世。

      城门与广场之间,相隔一条大马路,人来车往的,很是繁忙。棕榈树高高挺立,与飘游的云朵缈缈呼应,空远而苍茫。广场的餐饮、工艺百货,水果摊贩,也热闹非常。与马拉喀什皇城的德吉玛艾尔法纳广场相比,小了一些。

      梅内克斯的经典古迹、摩洛哥皇家马厩粮仓。当时的皇家粮仓,主要用于存放供给皇家御用马匹的额粮草和皇家部分专用粮食。粮仓部分建筑如今依然厚实坚固。当年的皇家马厩,规模较大,纵横成排成行,很是壮观。马厩在地震中遭到损毁(175年),残存部分也危危可及。

      古粮仓马厩建筑墙外,一棵造型独特的树,仿佛也撑承着久远的岁月时光。

      梅内克斯古城规模较小,有一种质朴的薄、纯实的低调。也许我们只是匆匆的流连于景点之间,未曾深入了解精髓。

      午后天空非常的蓝,摇曳于风中的树,像画一样的美。

    夕阳晚照,橄榄林,山绿,田野绿,漫延的绿。旅途颠簸中,那些绿,仿是眼中最亮的一抹色彩。



八.蓝色小镇,舍夫沙万

      舍夫沙万是摩洛哥邻近地中海的一个小山城,海拔564米,小镇建筑以蓝色涂料为基调。

      细雨飘零,一路劳顿,饥肠辘辘。到达舍夫沙万小镇时,已是万家灯火,街店热闹。撑着伞,低着头,沿街上坡。就为寻找中餐饭店。

      微曦中的舍夫沙万,街灯盏盏,云雾茫茫,仿佛漂浮于天际。

      雨中的小镇,宛如烟雨中一幅朦胧的油画。幽静的私家庭院,几朵玫瑰伸出篱外;蓝白的办公楼房,标识个性图案。山上雨云密布,天雨小街潮湿,丝丝清凉浸润。

       鹅卵石小巷,瓷砖图贴,雕花小窗小巧雅致,屋檐棚架,葡萄藤蔓缠绕,墙角盆栽花开。坡度向上,蓝色民宅,蓝色阶梯,蓝色墙壁,蓝色的小巷,蓝色的天空。蓝色的世界,童话般梦幻美丽。

       独立小楼,夹缝中笔直向上,彩色瓷砖小阶梯,绿色常青植物缠绕栏栅;半空小窗,错落悬挂小盆栽。自然生息氛围、小巧别致浪漫。据说这是香奈儿品牌的广告选景地。

       城中小广场,斑驳迹象城堡被红色城墙所包围,从冬天一棵阔叶树的视野,观望一座清真寺。或者,在广场边的咖啡店消磨一段时光;或者,拐个弯转入皮具一条街逛逛,各种花色皮具商品,讨价还价。

      小雨渐去,天空晴朗。行走小街巷,远离喧嚣,仿佛置身世外,浮躁之心平静舒畅。偏安一隅,岁月静好。散散淡淡,守住闲心,也是一种幸福吧。

      城外高处,回眸。雨后青山,白云簇簇。蓝色的房子,蓝色的小城,翠绿的橄榄树!仿佛刚从梦中醒来。

      八千里云彩。前行路上,又见大片橄榄树林,绿茵茵的嫩草,仿似春意盎然。



九.首都拉巴特,大西洋的浪花

(1) 首都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濒临大西洋,北部沿海受地中海影响,属地中海气候,四季温和,西及西北部沿海受大西洋影响,冬季月均气温在10度以上,夏季月均气温在30度以下。适合旅游和消夏。

       拉巴特的城市街道比较宽畅,绿化街树造型独特,像宫廷卫兵帽子那样的风格。酒店硬件水准相比其他城市要高,餐饮多样化。摩洛哥皇家宫殿,又称拉巴特皇宫,位于拉巴特新城区中心,园林环境,广场周围绿树掩映,芳草萋萋。

       晨雾茫茫,皇宫草坪沉静于朦胧美。皇宫里的鸽子,早已散落广场和马路觅食,或等待游人的施舍。星期日周末,这是周日,进进出出多是游客。

       清晨,黄昏,徜徉、小坐,花开花落。这样的静美时光,不是匆匆过客所能细嚼的吧。

       树姿参差,浓淡相宜,不同色彩,季节而风范。皇宫宁静的冬晨,景色优美。

       穿过广场,穿过宽阔的柏油马路,摩洛哥的皇家宫殿,就在园林深处。宫殿门外有卫兵把守,几棵窈窕的老人葵树比门楼旗杆还高。

       这座矮层建筑的神秘宫殿,历史悠久,也是现任国王居住之所,未对外开放。游客只能隔着马路眺望。(目前为止,摩洛哥本土未有中文导游,我们在宫外听中国导游说摩洛哥的历史故事。)


(2) 穆哈穆德陵寝和哈桑塔

       穆哈穆德五世(前国王的父亲)陵寝和哈桑塔,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哈桑塔广场从昔日的清真寺废墟重建,广场中竖立一排排的花岗岩石圆柱。

       方形哈桑塔座落于广场的左侧,塔高44米,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洛哥传统艺术特色。广场右侧两座清真寺样的建筑,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的建筑风格及装饰艺术。(风格各异的清真寺,具有不同的内涵吧。)

       土红色围墙上,凿有许多方洞,不知何用。比树还高的一幅残墙造型,立于空旷的边缘。

       一些树,向天而高,相生相伴,形形式式门里门外。向阳舒展、万种风情,密密疏疏,墙边的椰枣树,很美。这些树给人正气、岁月沧桑之感,不由的想起了松树柏树。特定环境中的树,具有特定的品格和神采。

       穆哈穆德五世的陵寝,在广场围墙外、大马路的另一边。

       马路对接一座大桥,大桥连接两岸城区。大桥左边方向,可见港湾和船只,远处楼群密集。目光穿越树丛,远处海角隐约,惊涛拍岸。

       视野里也有玫瑰朵朵,也有绿树婆娑。此刻的热切之心,早已飞向那片浪花。


(3)城中小镇

       拉巴特的城中小镇-乌达亚堡OUDAIYA建于海岸悬崖边,面朝大海,俯揽大西洋风月浪花。

       小镇房子蓝白相间,与舍夫沙万小镇一样的风格,迷宫一样的小巷,雪白湛蓝的墙壁上点缀各式陶罐、吊篮盆栽。古朴别致雕饰的小门小窗,美人鱼、剪刀、榔头图案装饰,绿萝、花朵萦绕门楣栏栅。半醒半睡慵懒的猫,也显得那么安静优雅。

       选择一个小窗或露台,一杯咖啡,湛蓝蓝的海,清凉凉的海风,暖暖阳光下,对着浪花抿出浅笑。遥望隔岸炊烟隐约、白云缈缈,搅拌一些心绪,轻捋额发时光。

       一棵老人葵,迎风的样子很是美丽,总有一些等待于岁月中零碎。那一片海,时时涌起浪花。株株红花也生爱慕,向上,是一种表白吗?迎风的老人葵,宛如风韵的女子。

       小镇花园各种花卉植物,格调美丽,在十二月的冬天若如春天之错觉。一枝红花垂钓韵味,几棵橘子树,果实鲜红橙亮;老树道骨仙风嶙峋不朽;廊道藤蔓,缠缠绕绕。

        纯净的天空,纯净的白云,宁静的花园小径,时光留下斑斓的影子。一样的天空一样的阳光,无论凋零或繁茂,总会成为自然的景色。阳光透过棕榈树的叶子散发金光,天空水洗般的蔚蓝纯净,一丝一丝的白云宛如绸缎,从蓝蓝的天空中抽出。梦幻般的美!

        具有北非建筑风格的麦克苏尔清真寺高耸于花园边上,见证小镇的古朴。未经商业喧嚣浸染的纯淡自然,蓝海蓝天、浪花白云蓝白相间的美丽。城墙之外,顺坡向上长阶梯,棕榈树两排旁立。仰望时蓝天为背景,俯视时脚下跌宕起伏。据说这阶梯曾是某名电影的选景拍片地。

         匆匆走过小镇花园。点点喜爱,如同花红朵朵。记忆集聚,犹如绿藤缠绕,执着攀爬。天空很蓝很纯净,那是感动之后的一种苍白!


(4)  大西洋的浪花

       正午,小镇景观台上观望大西洋。天蓝海蓝,海天一色。浩瀚无边的大西洋,涛声阵阵。层层巨浪向着岸边、向着石堤冲击,激起浪花朵朵。排排长浪,教科般的花式,大海的激情,日夜不息!

       此刻,大西洋就在脚下!雾气扑面而来,巨浪层层向着心怀涌来!迎着风,迎着浪花朵朵,感受大西洋热烈强劲的脉搏心跳。

      公路沿坡而上,一带茵茵绿草及小花的海岸坡地,坡上山坟密密麻麻。如果说低处那边的波涛是排排的匍匐推进,那么坡顶这边的波涛即是抛高扬起,雾化飞扬。人在岸边,被水汽包围,视野朦胧,头发衣衫潮湿。

       海岸边几座红色的房子,像是工厂之类的。从公路望向大洋,浪涛似乎比房顶还高,那些前冲的巨浪啊,仿佛要将房子覆盖、压碎吞噬。潮浪发出轰隆咆哮的声音,很是震撼。激动、感怀于大西洋的声势浩大。

      饱览大西洋浪花之后,在大西洋海边餐厅,面向平静港湾小船悠悠,蓝天白云阳光灿烂,享用烤鱼西餐。拉巴特的黄昏,安静平和;拉巴特的午后,阳光热辣辣。拉巴特的印象美好。

      途经拉巴特周边城市、一些小镇,遇见泥泞中的圩市,当地人的生意买卖。这里的地理气候,适感良好,土地肥沃,大片的绿,好山好水,人悠闲。

给我一个春天 我将绿满你的院子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0-10-14 11:5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个不变的吻

本帖最后由 篱上春蔓 于 2024-12-25 12:26 编辑

.
卡萨布兰卡,还是那个不变的吻


       卡萨布兰卡坐落于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港口城市。城市房子以白色为基调,白色外墙配以黑色铸铁围栏阳台,与道边的棕榈树相谐美,一片白色浪漫风情中,平添几分旧殖民地的怀旧沧桑感。

        傍晚,太阳在楼顶之上,散发着光辉。卡萨布兰卡市政厅广场,棕榈树高大迎风,蓝黑两色英文字母的卡萨布兰卡城市名称牌坐落于广场边上。一群肥鸽子,大胆的从游人手中抢夺食粮。

      与广场相隔一条马路的一座花瓣造型的场馆建筑,新颖特色。低矮的电线之上深蓝的天空,白云缈缈。夕阳照在街边的树冠上,棕榈树浸染着金黄色的光彩。阵阵鱼腥味随风隐约而飘,渔港,海鸥飞翔,老城老街老房子,傍晚安静。

      坐在石墩上,看夕阳,看马路,看来来往往的车辆。感受一座城市的黄昏。

      卡萨布兰卡座落于北非浩瀚蔚蓝的大西洋岸畔,洋溢着阿拉伯、法国、葡萄牙以及西班牙混合的味道,充满着多元格调和风情的一座白色之城。它是摩洛哥最出名的城市,被誉为“大西洋新娘”,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


      晨光从街道的树冠上散开,青蓝无云的天空,新鲜的阳光,格外美好。里奇咖啡店,门前正在整修地面,据说这是游人打卡的网红店。店门前两棵笔直工整的老人葵,高耸的比二楼还高。大门旁有部老式电话机,未考究店内风格。

      哈桑二世清真寺、穆罕默德五世广场及广场周边庞大的建筑群,慢慢的褪下晨光阴影,露出明丽气势本色。绿草坪,剑麻植物,枝叶很少的棕榈树,环绕着浪花簇拥的大西洋海岸。褐色礁石滩上,白色海鸟悠闲的散步着。

      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室内装潢非常华丽,一楼大厅金碧辉煌,气派壮观,具有阿拉伯建筑装饰风格(他们的祖先来自阿拉伯)。哈桑二世清真寺不仅是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三清真寺。清真寺有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隔海遥望时,清真寺仿佛漂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阳光斑斓,大海蔚蓝,浪奔浪涌,层层浪花翻卷!

      冬天的大西洋,如此激荡飞扬。

      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孕育这部爱情传奇的北非国家如此迷人。电影中的经典歌词“还是那个不变的吻,不会褪去的叹息,任时光流逝,真实永不变。”

      永恒与浪漫的远方,总是牵动着人们最深的向往。

                         2019.12.

给我一个春天 我将绿满你的院子

TOP

花椒树园地

GMT+8, 2025-1-26 20:35, Processed in 0.013814 second(s), 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