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花椒树园地论坛小说故事 › 查看主题

82

查看

16

回复
返回列表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go

原创:故乡无恙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序章 归途


周玉香站在上海浦东机场的出发大厅,手里攥着一张飞往佳木斯的机票。三十八岁的她,短发利落,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然透着都市女性特有的锐利。十五年了,她终于要回那个叫砚山乡的地方。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公司人事部的邮件——"因业务调整,您的岗位已被优化"。周玉香苦笑了一下,把手机塞进包里。十五年前,她带着满腔热血离开家乡,如今却带着一身疲惫和一纸裁员通知回来。


机场广播里传来登机的提示音,周玉香深吸一口气。她想起昨天和母亲的通话,老人家的声音虚弱却坚持:"不用回来,我没事。"可周玉香知道,母亲的心脏病又犯了。她摸了摸包里的笔记本,那是她多年来的习惯,记录工作计划、市场分析,现在,她要记录家乡的一切。


登机口前,周玉香最后一次回望这座她奋斗了十五年的城市。高楼大厦在窗外渐行渐远,就像她曾经光鲜亮丽的职场生涯。飞机起飞时,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砚山乡的模样——泥泞的小路,土坯房,还有那个总是坐在教室后排的男孩吕建春。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像小时候那样,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


周玉香不知道,这次归途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她只知道,她需要找回那个在都市打拼中迷失的自己,需要重新认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1章 重逢

佳木斯机场比周玉香记忆中大了不少,但依然透着小城市的朴实。她拖着行李箱走出大厅,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出租车旁的吕建春。十五年过去了,他依然高大结实,皮肤黝黑,只是眼角多了些皱纹,笑起来的时候,眼角的纹路像田垄一样舒展开来。

"玉香,这边!"吕建春挥着手,声音还是那么洪亮。

周玉香快步走过去,两人相视一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终还是吕建春接过她的行李箱,打破了沉默:"路上累坏了吧?车在外面,咱们直接回砚山乡。"

出租车行驶在通往砚山乡的公路上,周玉香惊讶地发现,记忆中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路两旁的土坯房大多被砖瓦房取代,偶尔还能看到几栋二层小楼。

"变化真大啊。"周玉香忍不住感叹。

"是啊,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吕建春笑着说,"不过你放心,你家的老房子我还帮你照看着呢,每周都去打扫。"

周玉香心里一暖,看向车窗外。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记得小时候,这片地还是荒地,现在却成了砚山乡的主要收入来源。

"你现在在做什么?"周玉香问道。

"种地呗,承包了三百亩地,搞生态种植。"吕建春挠挠头,"虽然辛苦,但是踏实。"

周玉香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疑惑。生态种植?听起来不像她记忆中那个只会埋头干活的吕建春会做的事情。十五年的时光,不仅改变了砚山乡的面貌,也改变了这里的人。

车子转过一个弯,砚山乡的全景展现在眼前。周玉香深吸一口气,熟悉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稻谷的香气。她回来了,带着都市的疲惫和迷茫,回到这个曾经拼命想要逃离的地方。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2章 老房子

周玉香家的老房子坐落在村子东头,是典型的东北民居,土坯墙,木门窗,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吕建春打开院门,尘土飞扬,但屋子里面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每周都来打扫,就是怕你哪天突然回来,看到乱糟糟的。"吕建春一边说,一边帮周玉香把行李搬进屋。

周玉香环顾四周,墙上还贴着她小时候的奖状,书架上的书落了一层灰,但摆放得整整齐齐。她伸手摸了摸书脊,指尖传来熟悉的触感。十五年了,这些书还在原地等着她。

"我妈呢?"周玉香问道。

"在卫生院呢,你赵大娘陪着。"吕建春说,"医生说没什么大事,就是心脏有点问题,需要静养。"

周玉香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她走进厨房,看到灶台上还放着新鲜的蔬菜,显然是吕建春刚送来的。

"你先歇会儿,我去卫生院看看你妈。"吕建春说,"晚上我过来给你做饭,别自己折腾了。"

周玉香想拒绝,但看着吕建春坚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送走吕建春后,她独自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远处传来村民的谈笑声,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这些声音,她在上海的公寓里从未听到过。

手机响了,是前同事发来的消息,问她找工作的情况。周玉香犹豫了一下,回复说还在考虑。放下手机,她抬头看着天空,砚山乡的夜空比上海清澈得多,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是在对她眨眼睛。

周玉香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她需要去卫生院看看母亲,也需要重新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也许,这次回来不仅仅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更是为了找回那个在都市打拼中迷失的自己。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3章 母亲

砚山乡卫生院不大,但比周玉香记忆中的条件好了不少。白色的墙壁,明亮的灯光,还有几台看起来很新的医疗设备。周玉香走进病房,看到母亲正靠在床头,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说话。

"妈。"周玉香轻声喊道。

母亲转过头,看到女儿,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玉香,你回来了。"她的声音有些虚弱,但脸上满是喜悦。

那位白发老人也转过身,周玉香一眼就认出了她——赵大娘,她家的老邻居。

"赵大娘。"周玉香笑着打招呼。

"哎呀,玉香回来了,长这么大了。"赵大娘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城里生活把你养得真好啊。"

周玉香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自己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年轻,但这更多是因为精心保养,而不是所谓的"城里生活好"。

"医生怎么说?"周玉香转向母亲,问道。

"没什么大事,就是老毛病了。"母亲摆摆手,"休息几天就好了。"

周玉香知道母亲是在安慰她,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母亲的心脏问题比想象中严重,需要长期治疗和休养。她坐在床边,握住母亲的手,感受着那熟悉的温度。

"你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母亲问道。

周玉香犹豫了一下,说:"看您的情况吧,可能要待一段时间。"

母亲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欣慰。赵大娘在一旁插话:"玉香啊,你妈这些年总念叨你,说你在城里辛苦,让你回来发展。现在村里变化大了,年轻人回来的也不少。"

周玉香笑了笑,没有接话。她知道母亲和赵大娘的好意,但让她放弃都市生活回到乡村,这个想法她从未认真考虑过。

夜幕降临,周玉香送赵大娘离开后,回到病房陪母亲。老人很快就睡着了,周玉香坐在床边,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心里涌起一阵愧疚。十五年了,她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现在母亲病了,她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多少时光。

窗外传来虫鸣声,周玉香抬头看向夜空。砚山乡的夜晚很安静,与上海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她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次回来,不仅仅是短暂的探望,而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机会。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4章 同学会

周玉香回到砚山乡的第三天,吕建春告诉她,77级砚山七中的同学们要组织一次同学会。周玉香有些犹豫,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十五年未见的同学,尤其是当她现在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

"去吧,大家都挺想你的。"吕建春劝道,"付中和、赵军他们都回来了,还有李渊远,现在在县政府当副主任呢。"

最终,周玉香还是答应了。同学会定在村部的小会议室,周玉香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有的她一眼就认出来了,有的却需要仔细回想才能记起。

"玉香!"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周玉香转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付中和,初中时坐在她前排的男生,现在看起来比以前胖了不少,穿着一身名牌,手腕上戴着一块看起来很贵的手表。

"中和。"周玉香笑着打招呼。

"哎呀,我们的大城市白领回来了。"付中和拍着她的肩膀,"听说你在上海混得不错啊,怎么突然回来了?"

周玉香勉强笑了笑,说:"我妈身体不好,回来看看。"

这时,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玉香,好久不见。"周玉香转头,看到赵军站在一旁,他比以前精瘦了许多,眼神锐利,看起来精明干练。

"赵军。"周玉香点点头。

"现在做什么呢?"赵军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之前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周玉香简单回答。

气氛有些微妙,周玉香能感觉到同学们眼中的好奇和审视。她知道,在他们眼中,她是那个"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但现在却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好了,人都到齐了,咱们开始吧。"吕建春站起来,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今天主要是大家聚聚,聊聊这些年的变化。"

同学们轮流发言,有的在外地做生意,有的在县城工作,还有的像吕建春一样回到了村里。轮到周玉香时,她简单说了自己的情况,省略了被裁员的部分。

"玉香,你在上海做互联网,肯定见多识广。"李渊远突然说道,"现在我们县也在搞电商助农,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周玉香没想到会被点名,她犹豫了一下,说:"这个...我需要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才能给出建议。"

"那就太好了!"李渊远兴奋地说,"明天你来县里一趟,我们详细聊聊。"

周玉香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她没想到,一次简单的同学会,会让她卷入家乡的发展事务中。但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眼神,她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是她重新找回价值的一个机会。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5章 粮库风波

周玉香按照约定来到县政府,见到了李渊远。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墙上挂着几张砚山乡的规划图。

"玉香,你来得正好。"李渊远热情地招呼她坐下,"我们县现在正在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砚山乡的大米,品质很好,但销路一直打不开。"

周玉香点点头,说:"我需要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比如产量、品质特点、现有的销售渠道等。"

李渊远拿出一份资料,详细介绍了砚山乡的农业情况。周玉香认真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她发现,砚山乡的大米确实品质优良,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销售渠道,一直卖不出好价钱。

"我觉得可以从电商入手,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周玉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很好!"李渊远兴奋地说,"不过有个问题,现在粮库的收购价格太低,农民不愿意把优质大米拿出来卖。"

"粮库?"周玉香皱起眉头,"粮库不是应该按照市场价收购吗?"

李渊远叹了口气,说:"粮库主任刘丽军有自己的小算盘,总是压级压价,农民们敢怒不敢言。"

周玉香沉默了。她知道,在农村,粮库主任是个很有权力的角色,如果刘丽军不配合,她的电商计划很难实施。

"我能见见这位刘主任吗?"周玉香问道。

李渊远犹豫了一下,说:"可以,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个人不太好打交道。"

第二天,周玉香和李渊远一起来到粮库。粮库坐落在村子西头,是一栋灰色的大楼,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刘丽军的办公室在二楼,推开门,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正坐在办公桌后,身材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刘主任,这位是周玉香,从上海回来的,想了解一下我们粮库的情况。"李渊远介绍道。

刘丽军抬起头,打量了周玉香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上海回来的?大城市的人,怎么对我们农村的粮库感兴趣了?"

周玉香微笑着说:"刘主任,我想了解一下砚山乡大米的收购情况,看看能不能帮乡亲们把大米卖个好价钱。"

刘丽军冷笑一声:"小姑娘,你懂什么?粮库的事不是你们这些城里人能懂的。"

周玉香感到一阵不快,但她忍住了,继续说:"刘主任,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没有其他意思。"

"情况很简单,粮库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刘丽军不耐烦地摆摆手,"如果没有其他事,就请回吧,我还有工作要忙。"

走出粮库,李渊远歉意地说:"玉香,对不起,刘主任就是这样的人。"

周玉香摇摇头,说:"没关系,我早就料到了。不过,这更坚定了我要做电商的决心。如果粮库不按市场价收购,我们就自己找销路。"

李渊远看着周玉香坚定的眼神,突然觉得,这个从大城市回来的女孩,可能真的能给砚山乡带来一些变化。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6章 生态农场

周玉香决定先去吕建春的生态农场看看,了解砚山乡农业的实际情况。农场坐落在村子北边,是一片开阔的田地,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怎么样,还不错吧?"吕建春自豪地说,"这片地有三百亩,全部采用生态种植,不用化肥农药。"

周玉香蹲下身,仔细查看稻穗,又抓起一把土,闻了闻:"土壤质量很好,难怪稻子长得这么壮。"

"那是,这可是黑土地,东北的宝贝。"吕建春笑着说,"不过刚开始搞生态种植的时候,村里人都说我瞎折腾,现在看到效果了,才有人跟着学。"

周玉香点点头,心里对吕建春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她一直以为吕建春还是那个只会埋头干活的农村小伙,没想到他已经在农业创新方面走在了前面。

"你平时怎么销售这些大米?"周玉香问道。

"主要卖给一些高端客户,还有县城的几家超市。"吕建春挠挠头,"不过销量不大,价格也上不去。"

周玉香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可以尝试电商,打造砚山大米的品牌,提高附加值。"

"电商?"吕建春皱起眉头,"那个我不太懂,而且村里人也不相信网上能卖出好价钱。"

周玉香笑了:"没关系,我懂。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开始,试试水。"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吕建春向周玉香介绍了生态种植的具体情况,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周玉香认真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她发现,砚山乡的农业条件其实非常好,只是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玉香,你真的想帮我们做电商?"吕建春突然问道。

周玉香点点头:"是的,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不仅可以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也能让我找到新的方向。"

吕建春看着周玉香坚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记得初中时,周玉香就是班上最有想法的女生,现在十五年过去了,她依然那么有主见。

"那好,我支持你。"吕建春说,"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

周玉香笑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收集资料,了解砚山乡大米的品质特点,还有潜在的客户群体。"

两人约定,明天开始一起走访村里的农户,了解情况。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稻田上,周玉香突然觉得,这次回来,也许是个正确的决定。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7章 村民大会

周玉香和吕建春走访了一周,收集了大量关于砚山乡大米的资料。周玉香发现,砚山乡的大米确实品质优良,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销售渠道,一直卖不出好价钱。她决定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向大家介绍她的电商计划。

村民大会定在村部的大会议室,周玉香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几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大家好奇地看着周玉香,小声议论着。

"安静一下,咱们开会了。"村支书关力山站起来,声音洪亮,"今天请周玉香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商助农的计划。"

周玉香深吸一口气,走到前面。她有些紧张,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么多村民面前发言。

"各位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大家好。"周玉香开口道,声音有些颤抖,"我是周玉香,十五年前离开砚山乡,在上海工作。这次回来,发现咱们砚山乡变化很大,特别是农业方面,条件非常好。"

她顿了顿,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听,继续说道:"我在上海做互联网运营,对电商比较了解。我想帮助大家把砚山乡的大米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卖个好价钱。"

话音刚落,下面就议论开了。

"网上卖大米?能行吗?"

"城里人会买咱们的大米吗?"

"别是骗人的吧?"

周玉香知道大家有疑虑,她微笑着说:"我理解大家的担心。电商确实是个新事物,但现在很多人都在网上买东西,包括农产品。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开始,试试水。"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玉香啊,你的想法是好的,但粮库刘主任那边怎么办?如果我们自己卖大米,他肯定不高兴。"

周玉香转头看去,说话的是村里的老党员王大爷。她点点头,说:"王大爷说得对,这是个问题。但我觉得,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按市场规律办事,刘主任也不能怎么样。"

"说得轻巧。"另一个声音响起,周玉香看到是付中和,"刘主任在砚山乡根深蒂固,我们得罪不起。"

周玉香皱起眉头,她没想到付中和会当众反对她。她正要反驳,吕建春站了起来。

"我觉得玉香的想法值得试试。"吕建春说,"现在国家不是在搞乡村振兴吗?政策上支持我们。再说了,我们种出来的大米,为什么不能自己卖个好价钱?"

关力山也站起来支持:"我同意建春的意见。我们可以先组织一部分人试试,如果效果好,再扩大规模。"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周玉香看着大家,心里有些忐忑。她知道,要让村民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和耐心。

"这样吧,"周玉香说,"我们先组织一个合作社,愿意参加的可以报名。我们从小规模开始,一步步来,怎么样?"

关力山点点头:"这个提议不错,自愿参加,不强求。"

最终,有二十多户村民报名参加合作社,虽然人数不多,但总算是个开始。周玉香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8章 第一单

合作社成立后,周玉香开始着手准备电商销售的具体事宜。她设计了包装,注册了品牌,还联系了上海的几个朋友,请他们帮忙推广。吕建春则负责组织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种植和收割大米。

一个月后,第一批砚山乡生态大米包装完成,周玉香在淘宝上开了店铺,上架了产品。她还在朋友圈和同学群里做了宣传,希望能引起关注。

第一天,店铺只收到了几个咨询,没有订单。周玉香有些失望,但她告诉自己,电商需要时间积累客户。

第二天,依然没有订单。周玉香开始着急了,她联系了几个做电商的朋友,请教推广经验。

"你这是农产品,需要讲好故事。"一个朋友建议道,"把砚山乡的环境、种植过程、农民的故事都展示出来,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价值。"

周玉香恍然大悟,她立即着手修改店铺页面,增加了砚山乡的介绍、种植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还有农民的访谈。她还请李渊远帮忙,联系了县里的媒体,做了报道。

第三天下午,周玉香正在合作社整理资料,手机突然响了。她拿起一看,是淘宝店铺的订单提醒,有人下单了!而且是十斤装的大米,价值198元。

"有订单了!"周玉香兴奋地喊道。

吕建春和其他村民围过来,看到手机上的订单信息,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真的有人买啊?"一个村民不敢相信地问。

"当然是真的!"周玉香笑着说,"这只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订单的。"

当天下午,又来了三单。周玉香立即组织村民打包发货,她还特意在包裹里放了一张感谢卡和砚山乡的风景明信片。

晚上,周玉香收到第一个买家的好评:"大米品质很好,煮出来的饭特别香,包装也很精美,下次还会购买。"

看到这条评价,周玉香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她把手机拿给吕建春看,两人相视一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悦。

"我就说能行吧。"吕建春笑着说。

周玉香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是她被裁员后,第一次感到自己还有价值。她不仅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订单逐渐增多,最多的一天达到了二十单。周玉香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砚山乡的大米一定能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

夜深了,周玉香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她想起刚回来时的迷茫和不安,现在却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也许,这就是故乡的魔力,无论你走多远,它永远是你心灵的归宿。

---


TOP

版主

雁鸣晚渡/雪乡抒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9章 对手

砚山乡大米的电商销售逐渐走上正轨,订单量稳步增长。周玉香和吕建春忙着组织生产、包装和发货,虽然辛苦,但看到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他们感到非常满足。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早上,周玉香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粮库主任刘丽军。

"周玉香,你搞的那个电商,该停了吧。"刘丽军的声音冷冰冰的。

周玉香皱起眉头:"刘主任,我这是在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刘丽军说,"你们私自销售大米,违反了粮食收购条例。再说了,你们的价格比粮库高,扰乱了市场秩序。"

周玉香气笑了:"刘主任,我们是按照市场价销售,没有扰乱市场。再说了,粮库的收购价本来就低于市场价,这是压榨农民。"

"你少来这套。"刘丽军威胁道,"如果你不停止,我就向县里举报,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挂断电话,周玉香心情沉重。她知道刘丽军不是在开玩笑,作为粮库主任,他在县里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

正在这时,吕建春急匆匆地跑进来:"玉香,不好了,付中和和赵军来找我们,说要退出合作社。"

周玉香一愣:"为什么?"

"他们说刘主任找他们谈话,警告他们不要参与电商,否则以后粮库不收他们的粮食。"吕建春气愤地说,"这两个人胆小,被吓住了。"

周玉香深吸一口气,说:"我们去见见他们。"

付中和和赵军正在村部等着,看到周玉香和吕建春过来,表情有些尴尬。

"玉香,建春,我们不是不支持你们。"付中和先开口,"但刘主任那边压力太大,我们得罪不起。"

赵军也点点头:"是啊,我们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养,不能冒险。"

周玉香看着他们,心里有些失望,但她理解村民的顾虑。在农村,粮库主任确实是个有实权的角色,如果得罪了他,后果可能很严重。

"我理解你们的担心。"周玉香平静地说,"但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刘主任的做法对吗?"

付中和和赵军沉默了。

"他压低收购价,损害农民的利益,这本身就是不对的。"周玉香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做电商,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让农民得到应有的回报。"

吕建春也补充道:"再说了,现在国家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支持电商助农,刘主任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付中和和赵军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有些动摇。

"这样吧,"周玉香说,"你们不用立即做决定,可以再考虑考虑。但我希望你们明白,如果我们现在退缩,以后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改变现状了。"

离开村部,周玉香和吕建春都心情沉重。他们知道,刘丽军只是开始,后面可能还有更多的阻力。但周玉香已经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要坚持下去。这不仅是为了村民的利益,也是为了她自己的信念和价值。

---


TOP

花椒树园地

GMT+8, 2025-10-18 01:13, Processed in 0.018877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